海南守护生态底线,“两山”转化的路径探索******
这是在海南五指山市水满乡拍摄的昌化江(无人机照片)。新华网发
1月的海南,处处绿水青山。
海南的绿水青山何以“金山银山”?
近年来,海南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因地制宜,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积极推动生态价值转化,让百姓在“两山”转化实践中受益。
小小茶叶 变成致富法宝
薄雾轻拢山间,民谣萦绕云天,郁郁葱葱的茶树冒出绿芽,黎族阿姐们在茶树间穿行,手指在茶尖跳跃,一片片嫩绿的茶芽落入茶篓,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画面清新和谐。
这是海南五指山市的毛纳村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网发
“去年上半年,我家依靠卖茶收入4万元。”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村民王菊茹说,种茶卖茶不光让她能供养4个孩子读书,生意还做到了外地,不少游客线上与其订购茶叶。
走进毛纳村,清澈的水流穿村而过,清凉的山风吹拂着水面,水车正悠悠转动,放眼望去一片青绿。优美的景色、新鲜的空气、清香的红茶吸引着各地的游客纷沓而至。
“村子里游客多了,一天忙活下来,我能挣到上百元。”水满乡毛纳村村民王叶侦正坐在凉亭里织着黎锦,身旁摆放着手工茶叶和黎锦服饰,吸引着游客驻足购买。
水满乡毛纳村小组组长王国刚介绍,毛纳村共33户128人,过去村民选择外出打工,如今村里茶叶产业逐步发展,建成570亩的茶园,吸引了大量村民留村就业,超80%的农户种植茶树。去年“五一”假期,全村共计接待游客近3000人次,获得旅游收入超10万元。
围绕茶叶,五指山市将继续做大品牌影响力,用好五指山红茶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发挥品牌效应,将五指山红茶“走出去”,以茶促旅,以旅兴茶,助农增收促进乡村振兴,让茶叶变成农民的“金叶子”。
这是海南五指山市的毛纳村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网发
菌俏菇靓 一片土地多种收入
走进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一缕缕阳光穿过橡胶叶,洒向林下的菌菇大棚。大棚中,工人正细心地检查、照顾着红托竹荪、虎奶菇等菌菇作物。
“多打这样一份零工,家里经济更宽裕了,每天可以多炒一道菜。”女工符丽梅正在挥舞着锄头,刨出一条条半米宽的畦床,并将虎奶菇菌苗整齐地摆成两排。
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让每一片土地发挥更大的价值,青松乡基本建成1000亩菌菇种植园,预计全年能提供临时岗位1万余人次,助农实现稳定增收。
“我们以‘企业+村集体’合作的形式,利用流转来的橡胶林地套种猪肚菌、虎奶菇、红托竹荪等菌菇,去年村集体年收入达到69万元。”青松乡负责人说。其中,“橡胶+红托竹荪”产业经济效益最为显著。红托竹荪亩产达1500斤,按照平均价60元/斤,每亩可增加产值9万元。
近年来,白沙大力推广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的生产方式,创新天然橡胶“宽行窄株”种植模式,将土地利用率提升150%,探索出橡胶“+红托竹荪”“+凤梨”的林下种植和橡胶“+五脚猪”“+山羊”“+蜜蜂”的林下养殖双模式,从林下蹚出一条致富新路,推动立体经济发展。
依托建设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契机,白沙积极打造“两山银行”,通过搭建运营平台,探索建立生态资源的“调查评估—收储流转—提升开发—风险监管”转化机制,实现“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探索“两山”转化实践路径、推动生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
宜居宜业宜游 荒山变金山
作为海南典型的资源型市县,被誉为“海南聚宝盆”的昌江黎族自治县以高品位的“亚洲第一露天富铁矿”——石碌铁矿而闻名。经过多年的开采,石碌铁矿的露天铁矿趋于枯竭,裸露的山体就像一块块“伤疤”。
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昌江通过探索实施“生态修复+废弃资源利用+产业融合”的矿山生态修复新模式,曾经大片裸露的土地和漫天灰尘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漫山遍野绿意盎然。石碌铁矿被重新赋予了矿山公园和矿山特色小镇的新使命。
“以前矿山开采的时候,噪音、炮声、大卡车声较大,灰尘也比较多。现在就不一样了,空气比较新鲜,环境变好了,身体也健康了。” 叉河镇叉河村村民豹爱萍说道。
海南石碌铁矿国家矿山公园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通过创新矿山生态治理模式达到三方共赢的局面,未来的30年,这片区域都会有企业来管护,不会出现治理完就荒废的局面,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可以长期享用这片绿水青山的福利。
王下乡“黎花里”。新华网发
王下乡是昌江向“绿色转型”的典范。王下乡位于海南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腹地,曾是昌江最偏远落后的贫困地区,有“海南小西藏”之称。如今,绿水青山环抱下淳朴黎乡风情,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王下乡打卡。
初入王下乡,一栋栋修饰一新的船型屋民宿映入眼帘,向外望去,眼前是绿油油的稻田,远处是巍巍群山,看着家家户户的民房外墙上生动的彩绘,仿若身处流动的黎族文化博物馆。
“短短几年时间里,村子从破败不堪逐渐蜕变成如今的美景,每天还能看到各地来的游客,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村民韩小春搬进了政府帮忙修建的新房,在家门口的民宿工作,每月能拿到3300元工资。
近年来,王下乡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资源和黎族特色文化优势,积极探索“两山”转化的实现路径,推动全乡“拔穷根”“摘穷帽”。全乡已开设农家乐9家、民宿8家。2020年至2022年9月,王下乡累计接待游客23万人次,直接拉动旅游收入破千万元。2022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近2万元,比2016年同比增长262%。
霸王岭深处的王下乡吃上了旅游饭,得益于丰富的热带雨林资源和生态环保的理念。“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海南自贸港着力打造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绿水青山是心之所向,乡村振兴是民之所望。生态兴则文明兴,文明兴则促乡村兴。海南“两山”转化的实践还在路上,这条路也将是人民通往幸福的道路。(李笑涵 张铭琪 董鑫悦)
国产特斯拉史上最低价效果立竿见影,新势力车企承压应战******
1月15日,上海下起了雨夹雪。下午2时许,在上海的一家特斯拉中心,依旧有着7组用户冒雪前来看车。“最近到店客流明显增加,今天如果不是下雪,来看车的人可能会更多。”销售人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和传统的商超店不同,这家特斯拉中心位于近郊产业园附近,其选址更加接近传统4S店,到店的用户都是专门来看车而不是“顺便来逛逛”。
1月6日,特斯拉大幅下调部分产品的售价,Model 3起售价为22.99万元,Model Y起售价为25.99万元。如果追溯到去年首次降价前的价格,Model 3起售价至今降幅已达5万元,创下国产特斯拉历史价格新低。
降价给特斯拉的终端表现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过去数日里,记者通过现场走访和电话调研等方式采访了全国多个城市特斯拉门店,了解到二三线城市特斯拉门店客流与订单数在特斯拉本轮降价后急剧增加,部分城市门店的订单数环比12月增幅达到了500%。
特斯拉以价换量效果立竿见影
2023年1月1日起,持续13年的新能源新能源国家补贴正式结束,包括比亚迪、大众等车企应声上调产品价格,以对冲国补退出后上涨的成本,但这些车企并未完全将国补退出后的成本上调转嫁给消费者,以比亚迪为例,其产品上调2000~6000元,而2022年国补最高额度为12600元。
此外,有部分车企宣布暂不涨价,即补贴差额完全由车企承担,例如小鹏汽车明确表态不涨价。湘财证券的研报认为,现阶段中国市场上车企竞争压力大,竞争激烈下车企对于涨价持谨慎态度,预计车企会在很大程度上承担补贴退出的影响。
而特斯拉却在大部分竞品涨价或保持售价时一反常态。过去几年间,被认为以成本定价的特斯拉调价非常频繁,2021年国补退坡时,特斯拉便应声涨价,2022年先涨后降,但在2023年国补正式取消后,特斯拉进一步下调产品价格,多款产品给出入华以来的“历史最低价”。部分车企的营销人士认为,特斯拉频繁的降价,虽然短期内会拿到更多订单,但也会伤害品牌溢价,过去几年,特斯拉正从豪华品牌市场下探到大众消费市场,这种变化对特斯拉并不一定不是好事。
全国汽车消费服务平台“车fans”创始人孙少军表示,在宣布调价后的第一个周末,特斯拉门店平均收到110~130个真实订单,订单量有着明显的提升;进店量环比增长450%左右,同时客户以直接到店为主,电话邀约到店数量较少。
这次以价换量给特斯拉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同时也给比亚迪等车企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在特斯拉开启降价之后,一位比亚迪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已有数位海豹和汉的预订用户退订转购特斯拉。部分车企的电动车部门则连夜开会,商讨应对策略。
“之前我看过极氪、蔚来、特斯拉等几个品牌,特斯拉内饰太‘朴素’,智能配置也不如中国品牌产品,性价比有些低,最早就被我排除;但是最近降价之后,性价比一下子就上来了,现在又让我有些纠结了。”在特斯拉门店里,一位正在看车的客户这样告诉记者。
在价格调整之后,特斯拉两款产品均进入了25万元左右的售价区间,和小鹏、比亚迪等品牌的新能源产品产生直接竞争。国泰君安证券的研报认为,特斯拉此次大幅降价对于部分新势力的竞品车型带来直接压力,尤其是在部分竞品车型2023年以来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提价,预计竞品车型会采取一些明升暗降的价格措施。
1月13日,赛力斯AITO问界宣布多款车型调价,成为特斯拉之后首个降价的新势力车企。其中,问界M5 EV降幅2.88万元至3万元不等,起售价下调至25.98万元,问界M7降3万元至28.98万元起售。对于老车主,问界则为首任车主提供总价值3.3~3.5万的权益。
不过,绝大多数品牌目前尚未跟随特斯拉下调价格。
“特斯拉的利润比较厚,有成本去打价格战,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某车企管理层人士崔野(化名)表示。
“这几年新能源汽车成本大幅上涨,到现在锂电池等核心零部件还没有看到价格的明显下调,蔚来、小鹏等头部造车新势力,甚至包括来自传统车企的埃安等都没有走出越卖越亏的‘怪圈’。”崔野告诉记者,而特斯拉的毛利率在车企里堪称一骑绝尘,在国补取消和成本没有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其它车企很难全面跟进特斯拉。
虽然没有如同特斯拉一样官宣降价,但部分车企加大终端优惠,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近期记者在致电一家新势力车企门店时,销售人员表示目前部分热销产品已有现车可售,具体优惠可以“到店详谈”,其朋友圈海报则显示,该品牌部分产品置换优惠+展车折扣最高可达3.9万元。
“特斯拉在1月的降价,也有可能带来影响未来半年新能源车市格局的‘蝴蝶效应’。”崔野认为,此前业界普遍预估2023年第一季度甚至上半年,新能源车市将承受较大压力,特斯拉降价大抢订单,在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消费预期疲软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大其它车企的压力。
新势力车企承压欲降本增效
尽管特斯拉方面依旧表示,本次降价背后的核心驱动原因依旧是技术驱动带来的成本下降。但部分业内人士和部分研究机构均认为,特斯拉价格下调背后的原因是订单储备的不足。
海通证券的研报认为,特斯拉本次降价的背后,是在高通胀打击消费购买力、美联储激进加息和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特斯拉逐渐暴露出隐忧,产销量已连续三个季度出现供过于求,全球交期水平已见底。
“如果要保持销量增长态势,就不得不降低价格,要不然销量增长速度将放缓。这是一个选择。”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马斯克近期曾公开表示,2023年全球经济将陷入衰退,届时民众对于汽车等高价商品的需求将会下降。
业界普遍认为,今年第一季度或上半年,中国车市亦将承受较大压力。
东方财富证券的研报显示,2023年,整车企业将进入战国时代,弱势企业将被淘汰。特别是近期特斯拉连续降价,结合汽车产业发展规律,未来几年整车企业之间激烈的价格战不可避免,新能源车和燃油车,传统势力和新势力都会出现非生即死的比拼。
“不管是供应链还是消费者需求的信心,肯定都有一个恢复的过程,我认为2023年上半年在供需两端的压力都会比较大,但需求的压力肯定会更大一些。”蔚来汽车董事长、CEO李斌表示,一方面是因为部分用户购车需求提前释放,另一方面则是消费信心也需要时间恢复,2023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面临的挑战将会非常大。
过去数年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下,带动了国内新势力车企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催生出了直营、服务型车企等新的商业模式。部分传统车企,亦开始模仿新势力车企带来的新模式。
“在上海一个商圈建商超店,一年的店租和人力成本大约将近800万元,如果没有主机厂的建店补贴,基本是赚不到钱的。”上海某新能源品牌商超店负责人告诉记者。
近两年来,新能源汽车保持了近乎年均100%的复合增长率,市占率已接近30%。多位车企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从原来的技术尝鲜、政策引导,迈入了大众普及阶段。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未来随着新能源车从旺销到平销,新能源车的营销模式也需要探索改变。
目前,蔚来、小鹏、理想以及零跑等多家新势力车企均进行组织架构的调整或内部流程的优化。
理想汽车董事长、CEO李想在一份内部信中表示,组织升级是企业进入更大规模和更难阶段最重要的考试题,90%以上失败的企业其实并非是业务出现了问题,业务出现问题只是表象,而本质是组织能力与规模扩大、行业变化无法适配。
李斌最近在内部全员信中也表示,需要对2023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困难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目前已到资格赛后期阶段,需要更出色的表现才能赢得参与决赛的资格。他还称,将优化低效部门和项目。
近期,零跑汽车宣布将原有的二十多个部门整合集成为十二个一级组织。
小鹏汽车除了调整组织结构,还频频挖角传统车企高管。在原吉利系高管易寒加盟小鹏汽车之后,原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被传将接替何小鹏出任小鹏汽车CEO,小鹏汽车对此回应称:“目前调整仍在进行中,欢迎各界优秀人才加入小鹏,如有进一步信息,会及时与大家分享。公司将继续在何小鹏的领导下向前发展,何小鹏依然会是这家公司的最高负责人。”
“比如我们在2021年定的战略规划是期望做成一个有很好利润的公司,但是2023年我们看到市场的变化是,智能汽车会像电脑、智能手机的发展一样,最终只有三家到四家。”何小鹏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